继续祈祷
祈祷之外,还是祈祷。
祈祷之外,还是祈祷。
也知颠沛未能料,一蓑烟雨任平生。鲍博喜欢这样的文字,以下为原文内容:
时空变换太快的时候,最容易迷失自己。
某一个深夜,我在某一处陌生的深山里,站在房间外面的阳台上,面向墨色深杳苍苍寂寂的大山,仰望没有语言可以描摹万一的星空,迷失在闪烁璀璨烟波浩渺的银河里,找不到回航的船,也没有另一个生命可以用来分享震撼,抒发敬畏。天与地之间除了我,就只有孤独,孤独如挥之不去的浓雾,令人绝望。绝望到,丢弃了所有的理智,无限逼近疯狂。
终于知道,死亡有多容易,活着有多难,一个是瞬间的割离永恒的宁静,一个是无休无止绵绵无尽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终于知道,发疯发狂有多么容易,保持理智有多难。天堂与地狱,天使与魔鬼,区别只在一念之间。我用尽浑身力气拉扯着自己,不想堕入无休无止的无间地狱。但是我还是徘徊在地狱的边缘,无力走远。挣扎着,挣扎着,不在挣扎中坠落,就在挣扎中永生。
天快亮吧,天亮了,换一个全新的天空。昨天的大雨过后,看到一弯彩虹,多年不见,绚丽依旧。我可以再等到一面的吧。我喜欢这样自说自话,让谁也看不懂。多年以后,如果我能如愿走过这潭泥沼,某个深夜,相信我会再翻看这时的文字,默默地一个人回想往事。但愿,那时没有爱也没有恨;但愿,那时往事已经如烟;但愿,那时我已心如止水。
本来困倦的昏昏欲睡,看了药的判决后瞬间精神了许多。
无论是觉得社会的阴暗面遮挡住了阳光的人们,还是渴求正义的天平给张妙家人一个交代的人们估计今天都能安稳的睡个觉了。至少此刻。
也许有一些人会站在药的角度考虑,觉得他从小可能真的受了许多委屈包括被逼练琴等等导致精神不是常态筑下此等弥天大错,说不定还有些同情。这让我想到看《黑天鹅》时我的震撼我的感同身受。从来都是乖乖女的Nina活在老妈的梦想里,所以她会那样挣扎的渴望自由享受叛逆。也许许多年轻人都是沿着爸妈设定的轨迹一路走来,活得越久便越觉得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便愈发渴望自由,于是思想渐渐都有些小极端。最终Nina成功演绎了黑天鹅的一面,同时也放弃了自己。这是这部片子最高潮的地方,却让人无比的伤感。Nina仅仅是在人格分裂的梦里把竞争对手杀掉,在现实中是杀了自己的,换句话来说她并没有将自己的不爽发泄在夺取他人的生命之上。如果将自己的哀怨凌驾于无辜的生命之上,纵使你有千般理由都是说不通的。
每年这个时候,我也会想起他们。
以下为引述的正文部分。
写在杰、鸣两周年祭奠
时光匆匆,两年的时光就这么如行云流水般的从指缝中溜走,从我们的思绪中溜走,每增加一次的惦念,每增加一次的祭奠,每增加一次朋友聚会,每增加一次朋友的婚礼,我们一圈圈的年轮的增加,杰,鸣你们是否从不曾走开,是否依旧在远处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注视着我们。
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两年了,现在的你们在哪里,现在的你们过得好不好,你们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洒脱,一如昨日的开心。。。鸣,是否还依然保持那灿烂的招牌笑容;杰,是否还是很喜欢打牌,是否还有着不寻常的好手气。尽管没有人给我答案,但我想是肯定的,善良的你们无论走在哪里,都会带着闪闪发光的光环。
时光匆匆,生活却从不因个人意志而为谁停留,两年我们都改变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经历了生活的磨砺,经历了与你们的生离死别,也使我们懂得许多,依然会在不顺心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到你们,也总是不由自主的去你们的空间看看,诉说一下不开心的事情,那个时候才觉得你们从不曾离开,尽管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定夺,尽管很多心情需要自己去调节,却总是跟你们说完之后,会觉得心里舒坦很多,如果说你们还在我们身边,如果说你们不曾离开,是否依然是我们身后小小灯塔,我们也是否依然是你们心中难以割舍的负担,依然做父母眼中的“七仙女”,依然会在我们有困难时“挺身而出”。。。。。
关于《相约星期二》,转载自晓洲的校内
相约星期二讲述的是死亡。主人公每个周二去探望他大学时的一名老师,老师已是暮年,每每相见,却还是教授给主人公耐人回味的人生哲理。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人生的导师,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忙碌中想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一定要当“生命”遇到“死亡”我们才会想到“意义”呢?究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指导他们自己要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