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大学

也许这是心灵的舞动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一个健全的正常人是难以体会到作为残疾人的种种苦难的,至少我开始是这么觉得。

      平生的第一堂手语课就这样开始了,一首动人的<<我爱我家>>后,便进入了正题.教我们手语的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师,她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并且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Anni.要不是她自己介绍的话,我真的很难把她同残疾人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她说,’当老天少给予你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要更好的珍惜生活,回报自己。’真希望世上的残疾人都拥有这样的生活哲学。

      我们的学习从最简单的打招呼开始,Anni很热情,也很细心,每个动作都一一给同学们纠正,直到正确为止。由于她的听力有障碍,同学们有什么听不懂的,她便让她的助手用手语打给她看,遇到有些比较难做的,她还要求同学们上讲台上来做,每一个同学都有奖励哦—-是一种像小石头的巧克力糖,很好吃的。(虽然我没有上台去,可是我还是偷偷地吃了一个)于是课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还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成纸条交了上去,下节课Anni就会教给大家拉。

      真的很期待下一次的手语课。。。

人到大三

      昨天琪短我说她换手机号了,我顺便回她一句最近过得好吗?―――一般般,不过就是穷困潦倒,无所事事,生活没有目标她回答得比较谦虚,但在我看来,很坦白。这虽然是小事一桩,但细想一下,百味皆备,只能莫名地发一声长长的感叹,感叹生活的温馨和苍凉,感叹岁月的匆迫与绵长。

      我们很多人,就拿我自己来说,曾经有过辉煌,有过光彩照人,可现在呢?。。。。大多数人曾经鲜艳靓丽的色彩似乎已经淡去。我不只一次地问过自己:大学改变了我们什么?是知识储备?性格?还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我不知道。

      西方的一位哲人曾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能领悟人生的真正哲理,余秋雨先生却不苟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哲理更钟青于年青人,因为世界上大部分杰出者在中年时都已完成他们伟大的思想体系的,先生把这段时间定量为三十年,我个人认为却是更少,准确的说也就是我们的现在进行时,通俗一点我们的未来灿烂与否取决于大学,取决于刚步入社会这一阶段。

阅读更多 »人到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