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电气五班

这两天

      校园的夏天,毕业的季节,充满着离别的感伤。

      当我收到秀环的短信时候,师姐已经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北方的天空是否更蓝呢,师姐肯定在车上就会憧憬吧。给师姐挂了个电话,车都走了好长时间了,一路顺风吧,我说。

      毕业生的离校,让我们瞬间加入到准毕业生的行列,自然找工作成为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昨儿个,在平做东,几个工大的好朋友们一起聚了下,也算是送别我们的另一位涵师姐吧。期间聊的最多的自然也是工作,从发电到运行,直流到交流,国网到南网,从国企到外企,天南海北,希望电气五班最后工作的我们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今天去C那看了她的“新家”,还挺不错,离交大也不算太远,在她那吃了好多瓜,撑了都。C是个不善于拐弯抹角的人儿,所以说起话来逗逗的,我很喜欢这风格,呵呵。

      现在是凌晨三点钟,我又通宵了,好困好困。一个人的试验室,只有电流声和成群结对的蚊子们相伴,听听班得瑞吧,心情或许可以平静平静。

华哥

      电气五班可以说是个传奇,我觉得。

      华哥来西安了,很出乎我的意料。在做了大半年核电项目的监理之后,他选择了考研,貌似很坚决的样子。华哥还是那么瘦,那么高,继续延续小姚明的风格。工作了的华哥比以前更成熟了,不过那股学生时代的气息多多少少依然残留。关于电气五班,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能说成成打成打的故事。回忆并不完美,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种延续,某种东西,某种精神的延续,maybe。

哈尔滨回忆之五 我们的A01-6020 [来自老王]

      谨以本文,纪念永远离开我们的6020
                                                                                    —–老王
 

      曾和小帅一起讨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算根正苗红的哈工大人,讨论结果是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在三大楼上过自习,,二是要单身四年,三是要住过全亚洲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公寓。哈工大绝大多数男生,就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结束了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现在回到了家,每当一个人趟在床上,又会让我想起住一公寓的日子。我想,就用这篇文章,来怀念我的大学宿舍生活和已经奔赴祖国各地的兄弟们吧。

      大一暑假我们搬到了工大一校区,在搬家之前就知道肯定要住到全亚洲最大的公寓,而且有个坏消息说我们可能要住地下室,当时许多人听了这个消息后心中一沉。地下室,阴冷与潮湿的代名词,尤其是哈尔滨的冬天,一楼是地平线以上的楼层中最冷的,而地下室比一楼还冷。分配到哪层是学校的强制规定,哪个院系再不情愿,也必须服从学校的命令,不过学校也从人道的角度考虑,把地下室的住宿费调低了。万幸的是,我们没有分到地下室.万幸中的不幸是,我们被分配到了最热的六楼朝阳面。

阅读更多 »哈尔滨回忆之五 我们的A01-6020 [来自老王]

哈尔滨回忆之四 感动@HIT

    它是一种久违的体验,
    它是一种醉人的滋味,
    它是一种特别的感觉,
    无法预定
    也无法奢求
    它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
    悄悄触动purpleboo的心弦
    它的名字叫做感动
                             
    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于是,我小心地把它拾起,拼凑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面。

阅读更多 »哈尔滨回忆之四 感动@HIT

哈尔滨回忆之二 熟悉

      看过央视一篇关于毕业的电视散文,很唯美。它说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刚入大一,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于是我们也在这种氛围下渐渐熟悉和成长。

      466的关系很融洽,老K那个时侯很活跃,大巍也不怎么睡觉,华哥时不时的还念着小诗。。那时早上锻炼得打卡,于是我有时候帮他们三个打打,最高峰时我一人打四张卡。。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466的房间虽然简陋,但是很干净,因为当时还是很在乎阿姨打分的,每周一,我们都大扫除,派一个人留下跟阿姨说说好话,尽量得高一点的分。终于,我们的努力没白费,期末时得到了学校的嘉奖,一个很卡通的钟表,和每人一个相册,遗憾的是,钟表最后换掉了,不过相册我们一直都留着。。

阅读更多 »哈尔滨回忆之二 熟悉